對於運動,不少孕媽媽都有這樣疑慮。
孕早期運動會流產嗎?
孕晚期運動會早產嗎?
運動強度會不會過了呢?
運動時間會不會太長了呢?
等等……
所有人肯定地說,一般孕媽媽合理地運動(也就是中等強度運動),通常是不會造成流產或者早產的。
「FITT」原則,孕期運動需要
一直保持健身習慣的孕媽媽,可能會知道「FITT」,不少健身老師都會以這個原則,去定製個性化運動計劃。「FITT」是4個英文單詞的組合,分別指頻率、強度、類型和時間。那麼,孕期運動注意把控這4個要點,是可以做到安全、有效的。
(1)Frenuency(頻率):孕媽媽一週內可以完成多少次運動,一般建議一週運動3-5天。
(2)Intensity(強度):衡量孕媽媽適合的運動強度(低等、中等、高等)。可以用心率來做簡單的普適性指標:
20+歲:125-135bpm;
30+歲:120-135bpm;
40+歲:115-130bpm
(3)Type(類型):孕媽媽該做什麼樣的運動,這離不開孕期運動的目的,也可以說是運動會帶來哪些好處。因此,孕媽媽做的運動,應該有利於孕期健康管理,比如控制體重、應對孕期身體變化帶來的不適等等,同時還希望對最終的分娩起到一定的幫助。
(4)Time(時間):孕媽媽每次應該運動多長時間,一般建議每天運動20-30分鐘,或者一週運動150分鐘左右
根據「FITT」原則,制定合適運動計劃
如果孕媽媽不是突然「中獎」,馬姐姐還是建議大家從備孕階段,就開始適當地運動,可以考慮規律的有氧運動+肌肉力量練習+放鬆拉伸。這樣孕媽媽就可以比較清楚自己身體適應運動的情況,並且將體重控制在比較理想的孕前狀態。在進入妊娠期後,孕媽媽就可以在備孕的基礎上,進行運動調整。
那麼,孕媽媽以前一直都沒有運動的習慣,懷孕後堅持運動也可以漸入佳境。下面,馬姐姐給大家一些建議,孕媽媽可以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,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。有條件的孕媽媽,也可以尋求專業運動教練的幫助。
有運動習慣早期孕媽媽,可以繼續保持溫和舒適的運動,例如孕期瑜伽和散步。孕期瑜伽建議跟着專業的孕期瑜伽教練來,可以練習呼吸方法和穩定骨盆的動作,時間大概在30-40分鐘/次。
而散步呢,速度控制在4km/h,時間20-30分鐘,可同時進行肌肉力量強化和肢體拉伸,結合馬姐姐教大家的「孕期步行六步法」來哦,效果會更好。至於運動的頻率,孕媽媽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安排。如果孕媽媽在孕早期,可能妊娠反會比較嚴重,有不適的情況還是休息爲主。
對於孕中期的孕媽媽這個階段可以在孕早期的基礎上,適當加大運動量。除了散步外,還可以進行一些規律的運動,比如跳舞、游泳、韻律操、孕期瑜伽、普拉提等。在運動的過程中應該避免仰臥的運動。
孕晚期運動需要回落到「緩」的狀態,像緩解腰痠常見的伸展動作,就要變得輕緩起來。臨近分娩,孕媽媽可以一邊做輕鬆的運動,一邊練習呼吸法,可以幫助緩解分娩疼痛。散步,還是許多孕媽媽孕晚期的運動選擇,但是運動的頻率、時間,建議也是適當地減少。「孕媽媽是否感到疲憊」可以作爲運動強度的一個標準。
溫馨提示: 運動進行時,循序漸進更安全,就算獲得醫生的運動運動建議以後,孕媽媽做運動也不要從「關閉」突然轉到「火力全開」,需要有一個「小火」到「中火」的過程。這裏,馬姐姐給大家提幾個醒。